存量规划背景下沈阳历史街区再生研究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7-04-26 09:38:59 点击:3907

1 引言

肯.格林伯格曾经说过“城市永远是未完结的创造,对于每一代人来讲,新的用途、社会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出现,就意味着某些东西已经陈旧,需要更新和改造。而城市的形式就是通过连续再创造的过程从以前的痕迹中发展起来的,功能和形式不断进化的过程既是不可避免又是迫切希望的”。

存量规划时期的历史街区再生,更注重街区内部所承载功能的内涵提升和品质优化,不再是像以前很多城市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模式采取拆除重建或“消极”保护,这种大规模拆除重建模式,片区物质空间得到提山,但却使得城市历史文脉逐渐消失;而“消极”保护模式则是对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简单外观的修缮和环境整治,这种模式同样会使得建筑的使用功能并没有跟上现代城市发展步伐,造成了很多街区逐渐衰败,成为“失落空间”,在存量规划大背景下如何使这些城市历史街区重新焕发出往日的光彩,选择什么样的开发模式就成为历史街区发展的重要议题。

对于城市历史街区的再生最早源于欧洲,18世纪的工业革命让整个社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是对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区和环境保护却非常冷漠;19世纪后人们开始关注居住环境的改善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逐步开始进行城市更新;20世纪初城市更新逐渐开始由单纯的建筑保护转变到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同时期也先后颁布了《威尼斯宪章》和《内罗毕建议》等比较有影响力的法令,这些法令的核心思想便是合理保护和新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毗邻环境,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再开发让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重新成为城市生活的触媒,激发地段和区域的发展;21世纪欧洲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开始从单纯的控制保护策略转向注重城市历史街区功能的复兴和强化;从建筑群体的实体保护转向通过功能置换即适度再开发来实现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2沈阳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现状概况

沈阳历史悠久具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清前期都城和中、后期的陪都,是民国时期的国际大都会,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是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 ,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根据2012年沈阳市正式批复的《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沈阳历史城区分为五部分,分别为盛京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而历史文化街区共有4处(图1),分别是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和睦路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有7处,分别是三台子工人村、堂子街、九如巷、慈恩寺、西关、皇寺地区、嘉兴街满铁宿舍群。


和其他城市一样,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沈阳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同样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压力,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2.1历史街区内保护形式以文物保护单位单点式为主

沈阳的历史街区保护是以文保单位本身为主的单点式保护为主,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成片保护与利用,整体风貌不突出。如铁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而在改造后的铁西已经失去原有的印迹,现状仅仅以博物馆形式的单点保护存在,难以充分反应过去沈阳的工业文化水平。

2.2 历史街区街区风貌特色局部被破坏

历史街区内存在大量在体量、色彩、材质、高度等不协调的现代建筑,破坏了街区传统的空间肌理和历史风貌,使得众多历史建筑淹没在现代建筑群之中。如故宫附近被众多如兴隆大家庭等大体量建筑所遮挡,

2.3 历史街区再利用不充分

目前沈阳绝大多数历史街区再利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历史街区更多的是重在保护,而对其再利用、再开发方面仍不够充分。

2.4历史街区再开发公众参与度不高

历史街区内再开发仍然是传统自上而下的模式,在改造过程中社区居民并没有完全参与到历史街区再开发的制定和决策。

3国内外历史街区开发模式比较分析

3.1国外历史街区开发

20世纪6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纷纷对以往的城市更新运动进行反思,积极探索和实施一种更为“审慎”与“适度”的城市更新策略。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环境的更新,对历史文化及邻里社会环境的“保护”同样重要。

欧洲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经历了由历史街区的立面化、适当再利用等静态保护模式向功能混合等动态保护模式转变的过程(表1)。

3.2国内历史街区开发

根据近年来历史街区开发实践案例可以概括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外科手术刀” 式开发模式、 “博物馆” 式模式、“针灸”式开发模式。

3.1.1“外科手术刀”式开发模式

外科手术刀”式开发模式是过去增量规划时期我国大多数城市针对历史街区开发采取最主要的方式,即是对历史街区内建筑采取大规模拆除重建。

苏州桐芳巷位于苏州狮子林南部历史街区内,面积约3.6公顷,9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全面开发,土地全部出让

以用于商品房开发,片区内仅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建筑,其余全部拆除,新建建筑和小区的空间结构从风格与尺度上接近苏州的传统建筑,整个小区的风貌与古城的整体风貌基本协调;保留原有街道空间肌理基础上,适当拓宽打通,保留原有“街—巷—弄”的传统街区格局(图2)。

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桐芳巷某种意义尽管取得的较好的效果,规划提出“全面保护古城风貌,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但是这种大规模拆迁仍不符合当前背景,针对历史街区开发指导性不强。

3.1.2 “博物馆”式开发模式

“博物馆式”开发模式主要针对区域内历史建筑的外立面整治修缮,保证外立面景观同时不对街区内建筑内部功能进行调整,这种开发模式更多的是强调保护本身。

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东至肇工街、南至南十一西路、西至重工街、北至南十西路,面积13.7公顷。现状街区包括32栋历史建筑,是苏式建筑风格的庭院式住宅群,体现沈阳铁西工业发展时期的居住文化特征,是沈阳近现代工业发展、工人村建设的重要历史见证。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主要针对街区内部整体环境品质进行提升、建筑立面,内部的结构、材料和装饰等进行现代化处理,重新更新后原有住宅功能不变(图3.图4)。

从更新后的实施效果来看,整体环境有较大提升,城市工业发展印迹得到体现,但是由于更新改造后功能仍相对传统单一、街区业态不能满足现在城市生活需求,整体活力稍显不足,同时街区与其周边功能并没有较好的融合。

3.1.3 “针灸”式开发模式

“针灸”式开发模式即是针对历史街区内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改造,保持城市历史的连续性,让传统文化与现在生活更加完美融合,从而实现历史街区的蜕变。针对历史地段内的旧建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除原有使用功能,融入新的使用功能而进行的再次改造使用。

佛山岭南天地位于佛山禅城区历史街区中心地段,区内保存着祖庙在内的诸多岭南风格的历史建筑和街巷,但同时片区存在建筑质量较差、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缺乏居民公共空间活动空间、生活环境不佳,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搬离该区域,导致城市历史街区空心化丧失活力。2007年佛山市规划局邀请香港瑞安集团进行该片区的更新改造计划,而后瑞安集团邀请SOM建筑事务所和Benwood事务所共同对该片区进行了设计。瑞安在介入片区改造后,首先充分挖掘片区岭南文化,对片区内如简氏别墅、文会里嫁娶屋、龙塘诗社、酒行会馆等多处有价值富有价值的省市级历史文物建筑进行整体外立面修缮,作为文物保护建筑供游客免费参观(图5),同时更新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服务能力,改善建筑内外空间环境,整治片区街巷空间,南北增加三个广场,提高环境质量和品位,进而增加城市历史街区的宜居性,为城市历史街区重新焕发活力创造了必备的条件(图6)。接下来,同时对其他建筑局部注入新的业态功能,将原来居住功能建筑转换成商业、文化展示、娱乐休闲等。对于街区内建筑质量较差,不具保留价值并且与历史文脉冲突的建筑进行拆除后,进行重建后融入新建筑(图7),同时对街区内传统街巷格局进行保留,增加人们体验感(图8)。新建建筑依据片区特色进行设计,在街巷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与相邻的祖庙相辅相成,使得传统岭南风格建筑再现和延续。通过国内外历史街区的开发模式对比(表2),当前在存量规划时期的历史街区再开发应该更多通过街区内局部空间的渐进式的更新和改良,而非土地利用结构或交通结构等宏观形态的调整。在不改变街区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调整市民出行方式,增加和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及品质,激发邻里交往,强化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物质空间的互动联系,重建社会公共生活。

4存量规划背景下沈阳历史街区开发策略

4.1以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为前提

城市历史文脉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由当地民俗传统、自然条件等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独特性。历史街区再开发首先是对历史街区内部的历史文化、地域建筑符号、原有肌理、生活方式等充分尊重为前提;对区内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延续地区内历史风貌的价值和符号意义;对与历史文脉相互冲突的;建筑质量较差进行拆除而后依片区特色建设新建筑,进而展现特色历史风貌;对被确认的历史文化建筑采取整体式保护、对于街区内的与风貌相协调的其它建筑可以采取保留后适度再开发,通过业态注入、设施改善、空间环境提升、社区参与最终可以实现人们感知历史、传承文化和体验生活,同时又提高了街区的活力。

4.2以更新基础设施、改善片区环境质量为条件

无论是文化特色的挖掘还是特色民俗活动的策划安排,最终都要落实到空间环境之中,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历史街区生命力维持的保障。如丹麦哥本哈根历史城区内部将城区内拥堵的斯特勒格大街变成步行街,同时逐渐开辟了更多的步行街道与之衔接,将更多的机动车停车场改造成市民广场,对片区内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使得历史城区城区步行环境得到较大的提升。哥本哈根更新改造注重增加和改善市民日常生活空间及品质,激发邻里交往,强化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物质空间的互动联系,重建社会公共生活(图9)。

4.3以功能植入为核心

对历史街区内具有丰富文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保留,通过保留外部建筑外观,改造内部结构,并填充新的使用功能,引进新的功能业态,如商业、文化、餐饮、展示、娱乐等现代生活形态。最终实现街区的多功能混合,提升地块整体价值,同时较高的租金收益也可以作为片区的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资金来源,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重效果。这种通过在历史街区植入新使用功能,往往成为规划项目亮点,吸引旅游和投资,创造特色。

4.4以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为保证

存量规划背景下历史街区改造涉及利益主体复杂,需协调的利益主体多元,由最初政府主导的城市历史街区改造的模式逐渐转变到由政府、开发商、居民、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更新模式。政府此时在历史街区改造中的角色主要在于规划、协调和政策支持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管理中,为历史街区的更新做出适度的引导。

瑞安岭南天地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较好的案例,禅城区政府一直密切关注,为项目的发展提供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这种共同协作精神体现的特别明显。政府通过城市历史街区适度再开发实现改善并提升城市历史街区面貌,乃至提高城市知名度;企业同样通过城市历史街区适度再开发也获得了商机;居民和社会公众则可以享受这种生活环境的到改善,最终实现城市历史街区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质的飞跃。

5结语

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结合沈阳历史街区开发现状情况,历史街区再开发既不应采取所谓的“博物馆”式的现状消极保护,也不能单纯追求效率和政绩、不顾城市历史文化采取“外科手术刀式”的大规模拆除重建,而是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契合点,以保护促进开发、在开发中实现保护,最终实现历史街区整体活力提升,而这种“针灸”式的小规模、分阶段、适度再利用模式无疑是一种新的规划思路。历史街区通过这种开发模式文化特色得到挖掘、设施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与时俱进的融入新的业态功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