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辽河国家湿地公园概念规划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7年2月20日起至2017年10月20日完成 点击:5214

编制人员:张建军、宫远山、李政来、焉宇成、曾亮、李铁鹏、刘春涛、李佳阳、申振、曹秋实、毕明涛、杨成林、刘叶、周闫、冯玫 

编制时间:2017年2月20日起至2017年10月20日完成

获奖情况:2018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规划背景: 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沈北新区北部、辽河南岸,毗邻石佛寺水库、七星山旅游区等山水旅游资源,是沈阳市构建理想城市格局和生态格局的重要交接地带,具有及其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与生态旅游开发潜力。(图1)


规划构思:规划以“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旅游策划”为规划理念,提出四大发展策略,即——强化差异,打造特色;整合景源,创造亮点;科学分区,丰富功能;整体策划,共创价值。通过区域和核心两个层面、十六个分项制定辽河国家湿地公园布局方案和规划措施。



规划内容: 

1.区域总体规划
构建“山、水、村、田、绿”和谐共生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区域空间结构为:湿地为轴、一带串联、两区分置。总体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空间格局。(图2、图3)


划定生态控制区、协调区和城乡建设区,构建生态保护格局;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保障水质;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多样生境。在旅游产业发面,依托沿线村庄,构建完善现代服务业网络,打造民俗及生态旅游服务。
提出旅游大道特色人文景观交通廊道;设置轨道交通,形成旅游专线;另外公园内外交通实现“内外有别,人车分流”的交通形式;内部交通以电瓶车、自行车等绿色交通为主。(图4)



2.核心区景观规划
统筹协调、功能导向,打造步移景异的景观空间,规划形成“一廊、七区、两馆、四园、多点”的布局形式。立足生态、尊重自然,彰显“山水、文化、田园、村庄”景观特色。(图5)



(1)湿地旅游综合服务区
位于辽河国家湿地公园东侧,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出入口,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入口氛围。
(2)湿地休闲游览区
位于湿地公园东部,紧邻入口区,结合览胜塔建设,营造互动游览,登高观景的休闲区域。
(3)花海水源保护区
位于现状石佛寺水库南部,湿地公园中部,规划对花海水源保护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强调保护性参与石佛寺水库景观特色。
(4)生态保育区
位于二号钢闸西侧,是滨临辽河的一块狭长区域,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与培育,重点保护和利用鸟类迁徙通道,展现原生态湿地景观风貌。
(5)湿地科普探索区
位于现状调流闸两侧,区内的主题内容与形式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重点展示科普探索参与性。
(6)湿地休闲体验区
位于湿地科普探索区西侧,是湿地公园内具有高品质休闲度假体验功能的区域。
(7)古韵七星观览区
位于湿地公园西侧,紧靠七星山风景区,重点展现七星山人文历史底蕴,并通过相应配套设施的新建,打造湿地公园的西入口。


规划特色: 
结合功能分区和现状条件,划分三级生态保护分区。针对湿地公园的物种特征,对鸟类种群进行专题研究。并通过水系设计、植物设计等多种途径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
在景观规划中,采用交通廊道串联、空间标识节点打造、季节变化分区等多重设计手法,统筹景观资源,打造区域景观亮点。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乡村振兴发展为抓手,挖掘周边村庄资源优势,实现村庄的宜居建设和产业升级,留住独属北方的美丽乡愁。


规划实施: 1.生态化改造全面落成,成为沈阳生态景观新标杆。
2.游客系统已基本建成,开启沈阳乡野休闲新时代。
3.景观红利效应显现,带动周边乡村进入跨越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