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5年4月-2015年10月 点击:7522

编制部门:规市政管网研究所

编制人员:梁成文、宫威、刘芷英、苗伟、侯頔、康殿旭、孙驰、赵威、姜月、谷裕、崔健东、苏天宝、安延涛、任晓冬  

编制时间:2015年4月-2015年10月


规划背景:2013年以来,国家从政策层面对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务院、住建部、财政部多次发文提出要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并要求各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年4月,沈阳市顺利通过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开展的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成为全国“首批”10个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为推广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和经济基础。目前,沈阳市老城区老旧市政管线更新改造的强烈需求与地下空间资源紧张的现实情况相矛盾。同时,新城区的快速发展建设亟需构建稳固的市政干线骨架以提供有力的支撑。综合管廊,正是破解发展瓶颈、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另外,沈阳市南北二干线快速路工程、500KV盛京变电站、南部污水厂中水干线等重大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亟待施工,也为综合管廊提供了与上述工程同步实施的机会。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沈阳市中心城区,主要内容涵盖了综合管廊规划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建设目标、容纳管线、体系结构、适宜建设区域、总体布局、建设时序、平面及高程控制、附属设施等多个环节,为管廊的顺利实施全面谋划。


规划目标:2020年规划综合管廊密度达到0.2公里/平方公里,容纳管线包括给水、污水、电力、通信、供热、燃气、中水,多达7个专业。


主要内容:规划在老城区形成干、支、缆相互配合的三级管廊结构。在老城区布置干线综合管廊88公里,形成“一环、三纵”的总体格局;在管网密集区,结合道路改造,布置支线管廊94公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结合地铁区间隧道、立体过街通道等,布置过街缆线管廊66公里,预留管线过路条件;在新城区,结合市政系统及道路建设需求,规划布置干线管廊157.9公里,构建市政干线骨架。布局完成后,规划还根据管廊施工条件及市政管线敷设需求,确定南运河、北运河、卫工明渠、南京街、兴华街等干线街路,共10种综合管廊断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