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街路全要素总体设计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 点击:18804

编制部门:城市设计分院 城市设计所
编制人员:张建军、高峰、王亮、李晓宇、王文祺等
编制时间:2019年2月-2019年10月 
获奖情况:2021年度中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



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逐步进入深度城镇化阶段,城市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正发生深刻改变,再次唤醒人们对于城市街路的广泛关注,以人为核心的品质化街路改造提升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沈阳作为一座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国际化城市,城市街路普遍存在着安全性欠佳、环境不友好、通行不顺畅、管理部门交叉等诸多问题,无法匹配城市的历史与经济地位。本规划作为东北地区第一部出台的街路要素设计导则,全面开启沈阳市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街路建设的序幕。


规划内容

项目以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宜居性为目标,贯彻“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要求,倡导绿色出行的健康理念,通过明确街路的概念和基本建设要求,建立广泛社会共识,统筹协调各类相关要素,形成“一本设计手册+四项专题研究”的指导性文件。促进沈阳市街路建设理念从“车本位”回归“人本位”,从“道路建设”转变为“街路建设”,从“部门分管”提升为“协同共治”。 




规划创新

运用“动静显隐”多源数据分析,通过抓取LBS、Poi等数据,利用机器学习、SegNet识别等最新算法得出结论,有效提高了设计成果的合理性;通过深入研究沈阳的城市形态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的历史文化背景,重点把控街区肌理、路网形态、界面尺度、城市文化、日常习惯等关键要素,传承沈阳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建立“4类模块+37项要素”的管理系统,方便快速查阅和推广使用。





实施情况

本导则充分指导了沈阳中街路、沈阳路、中山路、陵东街、文艺路等多条重要街路有机更新,142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实现该类项目设计的标准化和精细化。提出街路整治规范要求,“序化、美化、活化”城市街路,规范各类人行过街设施,划定商业外摆、共享单车停放等特定区域,改善群众身边环境质量,为沈阳高质量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和依据。